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

更好传承弘扬古琴音乐遗产

2024-04-01 01:232650

古琴的传承_传承古琴文化_传承古琴文化的意义

《丝桐神品——古琴(1950—1970)》专辑: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

传承古琴文化的意义_古琴的传承_传承古琴文化

《世纪绝响——阿炳传世乐曲》专辑: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

日前,《世纪绝响——阿炳传世乐曲》和《丝桐神品——古琴(1950—1970)》两套专辑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。这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主持的“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馆藏音响档案珍粹”项目成果,标志着学术音响资料的整理与保护迈入新阶段。

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是我国重要的艺术资料信息中心。其中馆藏7000小时的中国传统音乐音响档案,1997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“世界的记忆”(),被列入《世界记忆名录》。此次出版的阿炳乐曲,是1950年杨荫浏、曹安和等学者赴无锡采访民间艺人阿炳的原始录音;古琴专辑则包括1956年全国古琴普查录音及其他馆藏古琴音响资料。

《世纪绝响》所收阿炳传世的6首乐曲,世人并不陌生。在此之前,不仅有1952年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部编的阿炳曲集,更有1951年中央人民广播器材厂出版的唱片,以及后来多家单位复制发行的阿炳原音作为音响参考。

《世纪绝响》“后记”介绍,本专辑出版经历了修复钢丝录音机、制作新磁头、处理杂音噪音等技术流程,力求最大限度重现阿炳演奏的高清原声,为学界提供保留更多历史信息的第一手资料。为保存录音资料的原始性,整理者对于琵琶曲《龙船》中的一小段音频缺损,并未擅自作任何修补与嫁接,充分体现出对前辈艺术家和学者工作的尊重。

这是“自杨荫浏对阿炳录音以来,首次从原版钢丝录音带转录,并且6首乐曲全部呈现的阿炳遗音”。此次在高科技手段保障下原版遗音的严谨整理,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欣赏体验——二胡曲《二泉映月》中主题与变奏的沉郁顿挫和激越飞扬,《听松》中散板引子蕴含的雷霆万钧之势,琵琶曲《昭君出塞》的激愤与悲痛,《大浪淘沙》的隽永洒脱和哀而不伤,都在《世纪绝响》专辑中体现得淋漓尽致。一把二胡、一把琵琶奏出的几近乐队的震撼效果,使人充分领略到阿炳二度创作的精湛功力,专辑的音响品质远胜于前。

同时发行的《丝桐神品——古琴(1950—1970)》专辑,对于古琴艺术传承和学术研究,同样意义重大。上世纪50年代,文化部、中国音乐家协会、民族音乐研究所、广播事业管理局共同组织古琴采访小组,査阜西、许健、王迪三人组分赴全国各地,采访琴家、采集琴曲及与古琴相关的文献、器物等资料,共录制了86位琴家演奏的262首乐曲,总时长近2000分钟。这是一次具有学术里程碑意义的采录,传承数千年的古琴音乐,因此而获得系统整理;所录制的200多首琴曲,也是首次以音响为载体的大规模保存。这次古琴采访的意义,恰如音乐学家田青先生所言,“它就是那个在许多民族口头传说中最终延续了人类与人类文明的‘葫芦’里的‘葫芦籽’”。本专辑收录并首次公开出版的274首琴曲,不少都来自当年的古琴采访录音,另包含部分馆藏其他珍贵古琴音响,成为延续“古琴艺术”这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生命的“葫芦籽”。

《丝桐神品》专辑共10卷30张CD,是近年来人民音乐出版社单件乐器音像体量最大的一套出版物。音乐学家黄翔鹏先生曾指出,现存传统音乐有三大宝库:七弦琴(即古琴)的遗产;南北曲与各种地方剧曲音乐、说唱音乐;各地古传的“特性乐种”。这是中国音乐历史长河流淌至今,人们仍可听闻的古乐遗音。

如何发掘这项珍贵的琴乐遗产?至少有两方面学术工作可以开展。首先,沉睡于古籍中的3000多个不同传谱的600余首琴谱,亟待琴家以科学严谨的态度、持之以恒的努力,潜心“打谱”研究,《丝桐神品》专辑为打谱复原古琴音乐提供了重要参考。其次,每首琴曲的不同传谱,既有流派特色,也含时代特征。探寻600余首琴曲的旋律母体,以及各琴曲传谱的衍展手法和结构原则,揭示传统琴乐的多样化形态构成和艺术内涵,并以此为基础溯流而上,探寻特定时期中国音乐的构成元素,是更好传承弘扬古琴音乐遗产,实现其“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”的重要学术课题。此次出版的10卷本早期琴乐音响,为学者提供了鲜活而生动的范本。

原文链接:

反对 0
举报 0
收藏 0
打赏 0
评论 0
古琴中的数理原理(二)徽位的数学
这一篇我们接着上面的内容,继续谈古琴中的数理原理。古琴上有十三个徽,代表了一年十二个月加一个闰月,想必每个弹琴的人都是这么学的。在古代音律中,五音是和五行生克相对应的。比如我们按空弦音为C计算,那么上述的徽位分别对应了:D,E,G#,A,A

0评论2025-05-02135

古琴的注音是什么
古琴的注音是:ㄍㄨˇㄑ一ㄣˊ。引北周庾信《幽居值春》诗:“短歌吹细笛,低声泛古琴。”明陶宗仪《辍耕录·古琴名》:“古琴名:冰清,春雷,玉振,黄鵠,秋啸,鸣玉。北周庾信《幽居值春》诗:“短歌吹细笛,低声泛古琴。”明陶宗仪《辍耕录·古琴名》:“

0评论2025-04-2963

古琴调音大师
古琴调音大师是一款非常专业的古琴调音工具,在开始演奏之前你可以用它来进行调音,让你能够轻松上手,是款专业的在线进行调节音准的软件,轻松调音,用户只需将手机麦克风对准古琴琴面,快来下载吧。古琴调音大师亮点古琴调音大师特色古琴调音大师推荐古琴调

0评论2025-04-2893

"传承者"古琴演奏 华少称是意象最好表现方式
沉醉在古琴韵律中的华少,更是将古琴看作是“中国意象最好的表现方式”。华少:古琴是中国意象最好的表现方式“听醉了”的华少更是给出了极高的评价:“古琴是中国意象最好的表现方式,这份意象本是抽象的,但可以具化到某一物件上,让人得到美的享受,这也是

0评论2025-04-16207

弹古琴的坐姿(标准)
古琴是多弦(七弦)乐器,面宽体长,非如三弦琵琶能抱置怀中演奏,古琴必须置放在桌案之上才能按弹自如。因此琴的摆放和弹奏时的坐姿有一定的标准。弹古琴的坐姿:所以心对五徽间坐,为最适中,左按右弹,就都很方便了。

0评论2025-03-26147

孔子诞辰丨听一曲《文王操》,重温先贤智慧,传承中华文化
《文王操》本是用来歌颂周文王的琴曲,后失传。后人在试图恢复还原《文王操》时,便将琴曲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主体由周文王变成了孔子,故后来的《文王操》被认为是赞颂孔子德行的曲子。值此孔子诞辰之际,听一曲《文王操》,一种仰慕崇敬之情油然而生。

0评论2025-03-21263

古琴名曲《流水》作品简介
《流水》是一首古老的琴曲。琴曲《流水》目前有着二三十种传谱和多种演奏风格流派,但都有着相似的主题或旋律因素,可见它们共同有所依凭。琴曲《流水》是我国民族音乐遗产中的一首优秀作品。唱片上录有二十七段世界著名的音乐作品.其中就有中国的琴曲《流水

0评论2025-02-27302

马维衡先生精讲古琴文化
马维衡先生从自己学琴的经历讲起,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古琴艺术的历史渊源、文化特质,以及与戏曲、书画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,讲解了古琴艺术承载的礼乐思想,以及对士人修身的重要作用。上图:南山琴社向马维衡先生赠送书法作品。马维衡先生一行与南山

0评论2025-02-25274

清明雨纷纷,古琴《忆故人》
清明雨纷纷,空山忆故人。古琴名曲《忆故人》,相传是东汉琴家蔡邕所作(才女蔡文姬之父),又名《空山忆故人》。于是空山依旧而足音翩跹,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,不知今夕何夕。成老生前以《忆故人》曲最为知名,如今清音仍在,斯人已逝,听故人抚琴《忆故人》

0评论2025-02-24267

书法古琴之雅韵和鸣
古琴与书法具有形而上的超越性,已然成为文人君子书写操琴的内在心灵律令。

0评论2025-02-22260